吉凶断语所讲断辞的目的是让人们通过不同的概念来辨别吉凶的差异,这带有积极的精神,与“祸福”的消极态度不同。《易经》中没有“祸福”的字眼。“祸福”是后人强加于《易经》的概念。
在《易经》看来,吉凶是相互转化的,没有永恒的吉或凶。通过转换了角度、条件、标准来判断,得到的结论往往差别很大。从某个角度看是吉,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可能就是凶。吉凶的这种变化性、多角度性比吉凶的程度更为重要。如果不有始有终,任何事情都可以转为凶险。而“祸福”的含义则相对固定,无法表达出这种变化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证参堂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cantang.com/rumen/5073.html